[ 告別盲買時代 ] 綠色消費不只是口號,更是你我荷包與環境的雙贏解方

圖片來源:Photo by vijay s on Unsplash

為什麼地球越來越熱?面對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許多人感到焦慮卻不知道如何行動。其實,改變的力量就藏在你我日常的「 消費選擇 」!你是否曾想過,每一次的購物,都能為環境帶來正向的影響,同時,也能看緊我們的荷包?

「 綠色消費 」 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你我都能輕鬆實踐的生活哲學,它不只是環保議題,夠與我們的健康、荷包息息相關。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揭開綠色消費的面紗。

綠色消費

什麼是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一種友善環境的消費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在滿足我們生活需求時,盡可能地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負面衝擊,並促進社會的公平與永續發展。綠色消費是一種有意識、有責任感的消費行為,我們在購物時會多想一步:這個產品是如何製造的?它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我真的需要它嗎?

綠色消費涵蓋了:

➤ 適度消費:避免不必要的消費,買自己真正需要、而不是一時衝動想要的東西。

➤ 優先選擇對環境衝擊較低的產品和服務:低污染,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省資源,節省能源、水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

➤ 可回收:產品或包裝拷貝回收利用。

➤ 減少碳排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 選擇在地食材、當季食材:減少運輸碳足跡。

➤ 支持符合環保原則的企業:鼓勵企業實踐企業社的責任。

➤ 追求健康自然:選擇不含化學成分、對人體健康的產品。

➤ 重複使用和循環利用:延長物品壽命,減少一次性消。

綠色消費和往常的消費模式有什麼差異?

往常的傳統消費模式,往往以「 滿足個人需求 」,和「 追求最大效益 」為中心,通常較少考慮到購買的行為對環境和社會的長期影響。忽略了購買產品後,它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我們真的需要用到嗎?還是只是一時的衝動?使用完產品,產品丟棄後,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

特性 / 模式傳統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模式
購買驅動力個人慾望、便利性、流行趨勢、廣告促銷環境保護、資源永續、社會責任、個人健康、道德考量
產品選擇優先考慮價格、外觀、品牌、功能性,忽略關注生產過程和環境影響優先考慮產品的生命週期,能源效率、包裝方式、在地化購買、耐用性
資源觀念資源取用似乎無限、消費後丟棄,忽略資源耗盡或廢棄物處理問題。資源有限、強調節約、重複使用、回收、追求循環經濟
環境意識較低或缺乏環境意識,環境問題被視為外部成本高度環境意識,將環境保護納入消費決策考量,主動降低環境足跡
社會影響忽略考慮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勞工權益、公平貿易等社會議題關注社會企業責任,支持公平貿易,友善勞工的品牌,避免剝削
對廢棄物態度用過即丟、對廢棄物處理較無感盡量減少廢棄物產生,並妥善分類回收,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行為表現衝動購物、一次性懺品使用頻繁、追求新品、快速汰換適度消費,自備環保用品,修復再利用,購買二手物品,支持在地小型商家

綠色消費是從一種單向的「 取用-丟棄 」模式,轉變為循環且負責任的「考量-選擇-使用-再利用 」模式。它不只是一種消費模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轉變,其目的在於建立一個更健康、永續的未來。

為什麼需要綠色商品?

什麼是綠色商品

綠色商品指的是那些再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小,甚至有正面效益的產品或服務。綠色商品不只關注本身產品的實用性,更將環境友善性納入在設計、生產、銷售和丟棄的處理,從產生的生產到丟棄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核心特徵來理解綠色產品:

➤ 低污染:在製造過程中,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如:廢水、廢棄、廢棄物 ),產品本身不含有害物質或其他含量遠低於標準,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無害。例如:不含磷的洗衣精、無毒塗料、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 省資源 / 節能:在製造過程中,節省能源,水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高能源效率,能有效節省能源。使用再生、可回收或永續來源的原料。例如:節能家電具備節能標章,省水馬桶具備省水標章,使用回收塑膠製成的產品,竹製餐具。

➤ 耐用 / 延長壽命:產品設計強調耐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重複購買。具備易於維修或升級的設計,讓產品可以被更長時間地使用。例如:可替換零件的家電、高品質的衣物、萬年曆。

➤ 簡約包裝 / 環保包裝:減少不必要的過度包裝,降低包才消耗。使用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或可重複使用的包材。例如:散裝商品,使用再生紙箱或循環包裝。

➤ 在地生產 / 公平貿易:選擇在地生產的商品,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支持公平貿易,確保生產者獲得合理報酬,並關注勞動條件與環境保護,例如:在地小農有機蔬果。

➤ 第三方認證:許多綠色商品會取得相關的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碳足跡標章,FSC 森林認證。

綠色消費帶給我們什麼優點?

對環境而言:

綠色消費是減緩地球壓力的關鍵。透過選擇節能、低碳、少污染的產品,我們能有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延緩氣候變遷,延緩每年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全球溫度年年升高問題。並且可以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減少廢棄物產生,減輕垃圾處理的負擔,進而維護生態多樣性。讓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用續生存。

圖片來源:Unsplash

對個人而言:

綠色消費帶來更健康、高品質的生活。綠色產品通常會避開使用有害化學物質,有助於減少我們接觸毒素的機會,提升身體健康的狀態,此外,這種有意識的消費模式也能培養我們對於環境責任感的連結,帶來心靈上的滿足,長期來看,選擇耐用、可重複使用的物品,還能為自己的荷包省下不少錢。

對社會而言:

綠色消費推動了產業轉型與創新。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增加,會促使企業投入更多的研發,生產更環保的產品,形成良性循環,這不僅創造了新的綠色商機,也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與競爭力,更有助於建立一個公平、具韌性的永續社會。

綠色消費行爲案例

綠色消費行為案例應用綠色消費行為案例應用
購買具有環保標籤的產品選購具有環保標章的洗衣精選擇環保清潔用品將家中洗碗精更換為鞥物分解配方
選擇在地當季食材以小農市集為採購店家,購買當地有機蔬菜支持有環境保護理念的企業選擇支持推動零廢棄的店家
自備環保餐具或購物袋養成攜帶自備杯的習慣減少購買快時尚的產品投資高品質的經典衣物,而非微逐流行
購買二手貨再製產品以採購二手家具取代全新商品參與物品共享或租賃租用專業露營設備,而非購買全套
支持可重複使用或可循環的設計產品使用可以更換刀片取取代拋棄式刮鬍刀支持在地市集與小農定期到社區小農市集採購蔬果
選擇有提供為些服務的品牌優先選購可維修的智能家電選擇綠色交通工具通勤改搭大眾運輸工具並結合步行
購買節能家電與設備優先選擇一級節能變頻冰箱減少紙本使用,改用電子化將水電帳單設定為電子帳單
減少過度包裝的產品減少購買過度精美包裝的禮盒捐贈或出售閒置物品每年定期整理家中物品,進行二手轉賣或捐贈
支持綠色能原供應商選擇綠電方案,將家用電轉向再生能源不盲目跟風購買,評估真實需求拒絕周年慶、雙十一的衝動購物誘惑
購買永續認證的木材與紙製品優先選購 FSC 認證的木製玩具支持產品回收與循環服務將用完的咖啡膠囊送回至回收點

20 個綠色消費行為

➤ 購買具有環保標章的產品:優先選擇獲得政府或國際認可的環保標章,例如:台灣環保標章能源效率標章省水標章FSC 森林認證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在生產、使用或丟棄的過程中,已通過認證對於環境的衝擊影響較低。

➤ 選擇在地當季食材:優先選購當地生產、符合當季時令的蔬果和食品,減少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運輸碳足跡,支持在地農業的店家,也能確保食材的新鮮度與品質。

➤ 自備環保餐具與購物袋:每次外出用餐或購物時,習慣性地攜帶自己的環保筷、湯匙、吸管、水杯和購物袋、減少一次性餐具、降低對塑膠袋的依賴,可以大幅降低塑膠粒的產生,對於環境生態的友善。

➤ 購買二手或再製產品:選擇購買功能正常、品質良好的二手物品,或由回收材料再製而成的商品,能有效延長產品收命週期,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

➤ 支持可重複使用可循環設計的產品:優先選購那些設計上就考量到重複使用,例如:可填充的清潔劑瓶、易於維修、或可完全回收再利用的產品,而非一次性或難以處理的產品。

圖片來源: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 選擇有提供維修服務的品牌:購買電子產品、家電或服飾時,考量品牌是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而非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以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 購買節能家電與設備:添購大型家電時,優先選擇具備能豻效率標章、能效較低的產品,長期下來不僅能節省電費開銷,也能降低家庭的碳排放量。

➤ 支持綠色能源供應商:如果所在地區有選項,考慮將家庭用電轉換為綠色能源供應商提供的電力,例如:太陽能、風力等,直接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

➤ 購買永續認證的木材與紙製品:選擇具有FSC( 森林管理委員會 )等永續森林認證的木材、紙漿產品,確保其原料來源來自負責任的森林,避免非法砍伐。

➤ 選擇環保清潔用品:購買成分天然、生物可分解、無毒、不含化學污染物的清潔劑、洗碗精和洗衣精,減少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 支持有環境保護理念的企業:在消費時,主動了解企業的品牌理念和生產模式,選擇那些積極推動環境友善、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用消費力量鼓勵良善企業。

➤ 避免購買快時尚產品:減少購買更新速度快、材質差、不耐穿的快時尚服飾,改為投資高品質、經典款式、可穿搭性高的衣物,延長衣物壽命。

➤ 參與物品共享或租賃:對於不常使用但價格昂貴的物品,例如:修繕工具類、露營設備、節慶服飾,選擇向他人租賃或參與共享平台,而非購買,減少物品閒置與資源浪費。

➤ 選擇綠色教交通工具L優先選擇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或步行,減少私人汽車的使用,降低交通碳排放。若有開車需求,可考慮電動車或電混合車。

➤ 減少紙本使用,改用電子化:勁量選擇電子帳單、電子票證、電子閱讀等,減少私人汽車的使用,降低數木砍伐與生產紙張的能源消耗。

➤ 捐贈或出售或閒置物品:將家中不在需要但仍可使用的物品,例如:舊衣物、書籍、家具等,捐贈給公益團體或出售給二手商店,讓物品獲得二次生命,避免淪為垃圾。

➤ 不盲目跟風購買,評估真實需求:在購物前停下來思考,這個物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已經擁有類似功能?避免因為廣告促銷或社群影響而衝動消費。

➤ 支持產品回收與循環服務:購買產品時,留意品牌是否提供就產品回收服務?例如:廢電池、咖啡膠囊等,我們可以積極參與這些回收計劃,確保資源能有效循環。

20 個綠色行為應用

➤ 綠色消費行為:購買具有環保標章的產品,選購具有環保標章的洗衣精。例如:家中的洗衣精用完了,在採購選擇洗衣精時,可以仔細查看包裝來取代過往隨手拿架上特價的品牌。可以多留意洗衣精上印有環保標章的圖案,並且有強調不含磷、螢光劑,且生物分解度高,包裝瓶身也採用回收塑膠製成。

雖然價格略高於普通洗衣精,但是環保標章的洗衣精不僅能減少環境對水體的污染,也對家人的皮膚更友善,此外,洗淨效果不僅相同,爾且也少了刺鼻味的化學成分,對地球和健康都是更友善的產品。

➤ 綠色消費行為:選擇在地、當季食材,週末逛小農市集,購買當季有機蔬菜。前往住家附近的有機小農市集來取代大賣場採買進口蔬菜。除了可以選購當季盛產的葉菜、根莖類蔬菜,且都是當天從鄰近農場新鮮採收的。並且,可以透過與小農直接對話,了解這些蔬菜的種植過程為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

選擇在地當季食材,不僅可以降低長途運輸的碳排放量,也能保證食材的新鮮與營養,直接支持在地的農業發展,也能讓家人吃得更安心且有意義。

圖片來源:Photo by Chantal Garnier on Unsplash

➤ 綠色消費行為:自備環保餐具與購物袋,咖啡愛好者,可以養成隨身攜帶自備杯的習慣。例如:每天上班前會習慣帶上一杯咖啡進入辦公室,可以將攜帶自備杯取代使用一次性的紙杯,不僅能夠開始實踐綠色生活,店家也能折抵五元的折扣。

這樣一個小小的習慣,累積下來不僅減少了大力的紙杯和塑膠杯蓋垃圾,也能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同時,此習慣也能帶入辦公室文化,影響周遭身邊的同事,一起從自備杯的實踐者開始,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  綠色消費行為:購買二手或再製商品,選擇添購二手沙發和餐桌。例如:租屋族,添購家具時,可以在二手家具店選購和線上二手拍賣平台搜尋。二手家具不僅價格遠低於新品,且材質和工藝技術都比市面上的許多量產家具來得扎實耐用。

透過購買二手家具,不僅能達到綠色消費的減碳目的,也能減少對新資源的消耗,同時也賦予了這些舊物新的生命。

➤ 綠色消費行為:支持可重複使用或可循環設計的產品,拋棄式刮鬍刀轉用傳統安全刮鬍刀。拋棄式刮鬍刀雖然方便快速,但每次用完就丟,或許有些浪費,可以嘗試傳統的安全刮鬍刀,不僅刮鬍刀主體是不鏽鋼製成,刀片也是可替換的雙刃刀片。

雖然初期投入的成本稍高,但支持可重複使用或可循環設計的產品,刀片價格低廉且可回收,刮鬍刀本體則可重複使用多年,不僅大大減少了塑膠廢棄物,也能帶來更好的刮鬍體驗,同時,也能購買刮鬍皂取代傳統刮鬍泡,近一步減少塑膠包裝。

➤ 綠色消費行為:選擇有提供維修服務的品牌,購買可提供免費維修保固的智能家電。例如:購買電氣產品,除了比較功能和價格,也可以特別留意品牌的保固政策與維修服務,例如:是否有列出各項零件的價格和更換方式。

電器產品品牌如有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同時也代表了品牌對產品品質的信心,也同時推動鼓勵消費者在產品故障時優先維修而非直接丟棄購買新品,不僅能延長電器的壽命,也能減少電子垃圾的產生。

➤ 綠色消費行為:購買節能家電與設備,當汰換老舊冰箱,可優先選擇一級節能變頻冰箱。例如:社區可以透過定期的節能宣傳活動,鼓勵社區居民汰換老舊冰箱,並在挑選新冰箱時,留意節能效率標示,雖然節能效率的冰箱比一般價位稍高,但每個月的電費能感受到明顯降低。

除了節省電費的費用,在機器運轉上,節能變頻的電器,運轉聲音分貝較低。

➤ 綠色消費行為:減少過度包裝的產品,減少選購過度精美包裝的禮盒。例如:年節準備的伴手禮,可以留意伴手禮本身的包裝方式,減少選購不必要的塑膠托盤、硬紙盒、緞帶的產品。可以改以選購在地小農生產的有機茶葉禮盒。

雖然在地小農的有機產品可能包裝比不上其他禮盒華麗。但是,內容物的務實及高品質,也能讓收到禮物的親朋好友也能感受到用心與心意。

➤ 綠色消費行為:支持綠色能源供應商,選擇綠電方案,將家中用電轉像再生能源。例如:一些電力公司或能源服務商有提供綠電購買方案,可以將家中的用電契約轉換為綠電方案,意味著在每月支付的電費中,有一部分將被用於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如太陽能或風力發電。

雖然每度電的價格會略微高於傳統電力,但能夠為地球盡一份力量,減少碳排放、支持能源轉型,作為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 綠色消費行為:購買永續認證的木材與紙製品,家中選購木質產品時,可以優先選購以 FSC 認證的產品。例如:為家中孩童選購玩具時,除了安全考量與教育性質,也能同時關注玩具的材質來源,不僅能確保孩童碰觸玩具的品質保證,也為全球森林資源保護盡一份心力。

➤ 綠色消費行為:選購環保清潔用品,將家中的洗碗精更換微生物分配配方。傳統認知,洗碗精的洗淨力越強越好,但其實,化學清潔劑對水體污染有相當的危害。然而,環保品牌的洗碗精專注在生物分解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且不含磷酸鹽、螢光劑等有害物質,雖然起泡泡沫較少,但洗凈力不減,而且手部肌膚也不會感覺那麼乾燥。

➤ 綠色消費行為:支持有環保保護理念的企業,選擇支持推動零廢棄的咖啡店。有許多店家會鼓勵顧客購買咖啡時,使用自備容器盛裝,甚至舉辦環保工作坊教導大家如何幾少廚餘,例如:將菜單上清楚標示食物來源,並使用友善環境的包裝。

我們應多支持有這樣的理念店家,並且有付諸行動支持那些願意投入資源,將環保保護融入營運核心的企業。

➤ 綠色消費行為:降低購買快時尚的產品,改以投資高品質的經典衣款,而非追逐流行。快時尚的產品,往往會因為價格便宜而衝動購買,而且往往可能使用幾次,產品或服飾就會變形或損壞,最終被丟棄,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影響。

➤ 綠色消費行為:參與物品共享或租賃,例如:租用專業露營裝備,而非購買全套設備。租借露營裝置設備,不僅能節省大量的金錢和收納空間,也能避免許多裝備閒置和最終被丟棄的命運。

不僅可以達到共享經濟,也能透過少量的成本,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露營的樂趣,同時也做大限度地利用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生產和消費。

➤ 綠色消費行為:支持在地市集與小農,固定安排社區市集購買蔬果,取代量販店採買。不僅可以直接與種植蔬果的農夫面對面交流,了解食物的來源和種植方式,也能購買到當季最新鮮的有機蔬果、無毒水果、甚至還有工製作的果醬和饅頭。這種消費模式不僅能吃到更安心的食物,也提高採購的樂趣。

➤ 綠色消費行為:選擇綠色交通工具,通勤改搭運輸工具並結合步行。透過通勤時間不僅可以看書或聽播客,也能降低精神消耗,且能每月省下可觀的油錢和停車費,更實質地減少了家用車的碳排放量,也能為城市的空氣品質和交通堵塞盡一份心力。

圖片來源:Photo by Anisetus Palma on Unsplash

➤ 綠色消費行為:減少紙本使用,改用電子化,將水電費帳單設定為電子帳單。電子帳單不僅方便查詢和保存,也省去紙張列印、郵寄的資源消耗,不僅能排除推滿紙本帳單的困擾,也實質地減少對森林的砍伐和印刷過程的能源消耗,為無紙化辦公和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 綠色消費行為:每年定期整理家中物品,進行二手轉賣或捐贈,可以安排於每年年底進行家庭整理。將家裡不在使用但仍完好無損的衣物、書籍、小家電、兒童玩具等物品分類出來。品質較好的物品,可以透過二手平台轉賣給需要的人,而狀況良好的舊衣物可以清洗後捐贈給慈善機構、或放置舊衣回收箱。

這樣不僅能維持家中保持清潔,避免推積閒置物品,更讓這些物品獲得第二次生命,減少它們被直接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命運,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 綠色消費行為:不盲目跟風購買,評估真實需求,拒絕雙十一個衝動購買誘惑。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往往會推出各種優惠訊息,以買一送一、限時特惠等促銷活動吸引,讓消費者買下許多其實並不需要的物品。可以試試從今年開始,看到促銷訊息的同時,先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嗎?它能解決我什麼問題?有沒有替代品?

衝動消費,往往經過冷靜思考後,能成功抵擋多數誘惑,有意識的消費方式,不僅能省下金錢,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物品閒置。

➤ 綠色消費行為:支持產品回收與循環服務,將用完的咖啡膠囊送回回收點。膠囊咖啡機雖然帶給使用上的便利性,但因為鋁製咖啡膠囊屬於復合材質,無法直接丟入一般回收,所以選擇有完善的膠囊回收計劃的咖啡膠囊機,能避免成為地球的負擔,達到實現從消費到回收的完整循環。

3R3E原則

綠色消費3 R 3 E原則,簡單來說,就是讓我們在購物或使用產品時,盡量做到減少、重複使用、回收,達到環境友善、經濟週期、公平的綠色消費原則。

圖片來源:Photo by Alekhin Sasha on Unsplash

3R( 減少、重複使用、回收 )

買真正需要的東西,不要衝動購物,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自備購物袋、減少塑膠帶使用。讓物品發揮最大價值,可以重複利用的就不要隨便丟棄,例如:寶特瓶可以拿來當花瓶、舊衣服可以改造成抹布。無法重複使用的物品,記得做好分類,送到回收站,讓它們有機會變成新的產品,例如:紙類、塑膠、玻璃等。

3E( 減少、重複使用、回收 )

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例如:節能電器、環保標章商品、減少對地球的負擔。考量產品的生命週期成本,不只看價格,還要考慮維修,耐用度等,選擇物有所值的產品,並且,選擇來源透明、符合勞工權益的產品,支持公平貿易,確保生產過程沒有剝削,以達到永續政策的經營原則。

揮別浪費,綠色消費的極簡之道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綠色消費不在只是小眾的選擇,它正逐漸成為一股主流的趨勢。綠色消費代表著一種超越短暫潮流的消費新哲學。

綠色消費鼓勵我們思考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當我們不再盲目追求物質,而是懂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評估長期的經濟效益,重複使用物品的價值,並支持在生產過程中符合公平原則的產品。

這不僅對地球負責,聖對我們自身生活品質的提升。你,準備好跟上這股綠色消費浪潮了嗎?

參考文件

參考文件ㄧ:綠色消費| 搜尋標籤 – 經濟日報

參考文件二:自備飲料杯,消費小確幸

參考文件三:循環經濟是什麼?比回收更重要的是?多國實際案例帶您 …

參考文件四:Circular economy: definition, importance and benefits | Topics

分享至